行业动态

AirPods也会爆炸?关于可穿戴智能设备的安全性分析


5月19日晚,郑州23岁的小唐佩戴苹果AirPods拨打电话时,突然右边耳机爆炸,小唐被炸晕。10分钟后,小唐清醒,感觉右半边脸和耳朵特别疼,而且有明显肿胀。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开具的诊断证明书来看,爆炸造成该小伙“右耳道前壁皮肤裂伤”,建议住院手术治疗。

2018年2月美国佛罗里达一名男子在健身俱乐部运动时,佩戴在右耳上的 AirPods 耳机突然开始冒出浓烟。他立刻将耳机摘了下来放到了附近的椅子上,然后去寻求帮助。但当他回来之后,发现自己的耳机已经被“炸开”,碎片散落在健身房的地上。

AirPods可以说是苹果近几年的为数不多的明星产品,以AirPods为首的可穿戴设备已成了苹果收入中的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。但就像所有内置电池的可穿戴设备一样,AirPods也面临着一些安全隐患,考虑到AirPods的累计销量已经破亿,即使是0.001%的产品质量问题也足以酿成大祸。

从网上我们可以看到许多关于AirPods爆炸的新闻,由此引发可穿戴智能设备的安全性分析。

过敏问题

现在智能可穿戴设备的续航时间越来越长,一些智能手环充一次电甚至可以用大半个月;而且出于健康监测、心率监测的原因,不少用户都会长期佩戴智能手环,仅在充电时将其取下。

长时间佩戴不仅要求品牌在设计时采用更舒适、耐用的材质,也将过敏这一现象带到了用户面前:曾经的运动手环领导品牌Fitbit就遇到过手环过敏的问题。

由于运动手环金属扣部分被检测出含有金属镍,导致一万名用户表示他们出现了过敏症状,Fitbit只好对这款腕带进行召回,在面临多次产品召回后,Fitbit也只好允许用户全额退款,并重新设计后续产品,避免过敏现象再次发生。

漏电问题

对于漏电来说,重新设计似乎是唯一的决绝办法了。在智能穿戴设备采用无线充电方案之前,可穿戴设备,尤其是智能手表,通常只有两种充电方式:要么设计一个数据线接口,要么使用专门的充电触点。而LG早起的智能手表,就栽倒在充电触点上。

因为充电触点直接暴露在智能手表的背部,并与用户手腕直接接触,当用户运动出汗时,这些触点有可能会发生漏电现象。虽然LG尝试通过软件更新的方式改变充电触点的激活策略,但金属触点在汗液的影响下依然会带来电流通过的“酸爽”。

自燃问题

电池自燃、爆炸的问题:我们希望可穿戴设备尽可能的便携,但也希望它们的待机时间尽可能得长。这对产品的电池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,品牌也只好压缩产品部件的尺寸,为更大的电池留下空间。但这种越来越紧凑的设计也带来了一定的安全隐患。

首先,越来越局促的内部空间意味着品牌无法在电池周围留出安全距离,在产品跌落受到冲击时,电池受损的几率会更高。其次,越来越薄的外壳让电池更容易受外界温度影响,比如将AirPods放在电热器附近时,AirPods内部温度也将提升得更快,这些都提升了可穿戴设备自燃的几率。

电子污染的问题

电子垃圾污染主要是由于电子产品的过期而废弃引起的废品污染。因为在电子产品中含有多种有毒物质,随意地废弃给环境造成了巨大的污染。目前电子垃圾污染给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压力,当今随着电子产品废弃量的增加他逐渐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。

对于“电子垃圾”循环利用的发展趋势,我们一定要有清醒的认识。一方面要进一步完善“电子垃圾”回收体系和集中处理体系,尽快出台对“电子垃圾”拆解企业、废旧物资回收企业的有关鼓励措施。另一方面要借鉴国外发展“电子垃圾”拆解产业的成功经验,大力推行清洁生产,着眼于生产源头和生产全程,充分利用再生资源,减少废物产生和排放。

理性认识可穿戴设备的优缺点,防患于未然。


蓝牙耳机

可穿戴设备

微信公众号

微信公众号

听听伦茨

listenLenze